关于钱学森等先进人物的事迹介绍 钱学森事迹简介

2019-01-23 08:41 8928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是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 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门[1],1934年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弟子。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同志,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人物——,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

  钱学森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在一起(13张)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成为了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体生命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钱学森同志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总理合称为“三钱”。

邓稼先事迹简介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郭永怀事迹简介

人物简介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东省荣成市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历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郭永怀自幼天资聪慧。10岁的时候,郭文吉将儿子送到了本家叔叔所办的学堂里读书习文。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四乡八里第一个公费中学生。20岁那年,郭永怀考取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1931年7月,郭永怀预科班毕业后直接转入本科学习。郭永怀选择了物理学专业,得到了当时国内知名教授顾静薇的赏识。两年后,顾静薇推荐郭到北京大学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在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后,郭永怀如愿以偿地进入北大物理系学习。在顾、饶二位导师的精心锤炼下,郭永怀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

  留学生涯

  1938年夏,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在3000多名参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一名。考试结果,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5门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录取。1940年8月,经过一番周折,郭永怀一行来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1941年,郭永怀又赴当时国际上著名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和钱学森一起成为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于1945年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这里,他遇到了平生的知己钱学森师兄,学习之余,钱学森最乐意干的事情就是开着车,拉着这个颇有几分书呆子气的师弟兜风。

  1941年,是钱学森去接郭永怀的,1945年,又是他直接把郭永怀送到了康奈尔大学。1946年秋,冯·卡门的大弟子威廉·西尔斯教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科学部的基础上创办了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邀请郭永怀前去任教。

  当时,人类虽已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但飞机的飞行速度并不理想,声障是提高飞机飞行速度的难关。郭永怀和钱学森经过拼搏努力,不久就合作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数论论文,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此后,声名大振的郭永怀应聘参加了美国数学学会,并被加州理工学院特聘为研究员。不久,他又成为康乃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的三个著名攻关课题主持人之一。

  1949年,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探索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是因为在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两项重大成就,郭永怀由此驰名世界。

  1953年8月,中美继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设置种种障碍。

  在面对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与祖国需要何去何从的时候,郭永怀毅然决然拒绝了美国同事请他参加的机密研究项目,放弃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携妻挈女义无反顾路上归途。

  为了避免美国政府制造麻烦,他毅然将自己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所有书稿统统付之一炬:在和学生们聚会的篝火旁,他掏出十几年来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的书稿,一叠一叠地丢进火里,烧成灰烬,这令在场的学生惊呆了,夫人李佩教授当时也感到可惜。

  当时已任中国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于1956年6月致信郭永怀,盼他回国。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动身返家!

  建设国家

  郭永怀携全家回国后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科技界的热烈欢迎,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他和家人,中国科学院则安排他和钱学森一起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和钱学森、钱伟长一起投身于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

  1957年10月15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在协定中苏联明确承诺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图纸资料。1958年,负责核武器研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二机部)第九研究所(九所)在京正式成立。1964年2月,它发展成为负责核武器研制、生产整个过程的研究设计院――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开始了“两弹”研制工作。

  1959年6月,苏联方面突然致函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1960年7月,苏联政府又照会中国政府决定撤走在华的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苏联的单方面撕毁协定和合同,给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郭永怀临危受命,他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郭永怀历任九所副所长、九院副院长,负责力学和工程方面的领导工作。当时,九院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开展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为了便于科技攻关,九院成立了四个尖端技术委员会,郭永怀领导场外试验委员会。场外试验涉及到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和环境试验等任务,负责进行核武器研制的实验和武器化。郭永怀一方面为科研人员传授爆炸力学和弹头设计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致力于结构强度、振动和冲击等方面的研究,加速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前期试验。

  在郭永怀的倡议和积极指导下,中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了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同时,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郭永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对核装置引爆方式的采用上,郭永怀提出了“争取高的,准备低的,以先进的内瀑法为主攻研究方向”的思路。为确立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方案不仅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投爆所采用,而且为整个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投爆所一直沿用。

  1961年7月,郭永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国防元勋

  1963年,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党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郭永怀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1965年9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70年4月24日,在郭永怀牺牲一年多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在核弹武器化的后期研究中,郭永怀相继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主张,后来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郭永怀这些主张的科学性和严密性。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

  对氢弹,郭永怀也从结构形式、弹体重量、减速装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科学见解,从而保证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的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以身殉国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又一次来到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以及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就争分夺秒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5日凌晨,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

  当人们辩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烧焦了大半,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

  据国务院工作人员后来回忆,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失声痛哭,良久不语,随即下令彻查这一事故,并指示《人民日报》发布这一不幸的消息。此时郭永怀刚满59岁,22天后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此前郭永怀这位以空气动力学研究驰名世界的科学家,为准备这次试验在青海整整呆了四十五天。

  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1968年12月25日,中央授予他烈士称号。同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郭永怀与空难

  1965年9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式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了夜班飞机。 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还认真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12月5日凌晨,飞机飞临北京机场,距地面约400米时,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扎向了玉米地,腾起一团火球。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他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对我国科研事业极为重要的资料。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人物评价

  郭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有远见卓识的著名科学家和技术领导人。他理论功底深厚、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而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在工作中准确把握科学研究的方向。在九院工作期间,郭先生始终深入到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朱光亚 著名科学家)

  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全国人民对郭永怀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证据。大家辛勤工作,为翻译、编辑和出版这本文集付出了劳动,也是个证据。是的,人民感谢郭永怀同志!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的感谢就是一生最好的评价!(钱学森 著名科学家)

  两弹一星的23个功臣元勋里边,三方面都涉及的只有郭先生一个人。

李保国事迹简介

李保国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特派员、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1981年2月,李保国毕业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正逢学校决定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李保国作为首批课题攻关组最年轻的成员,1983年,他和妻子带着不满一周岁儿子走进了太行山。李保国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邢台县桨水试区,他们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

  在内丘县富岗村,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苹果生产中,生产出的优质苹果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银奖,极品果卖到100元一个。

  李保国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他教的毕业班,25%的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他带的硕士研究生,70%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学生汤轶伟,在李保国的指导下,经过上千次实验,颠覆了核桃树冬季修剪的传统做法,将剪枝时间确定在春季发芽前的20天以内,避免了因剪枝时间不当造成营养流失,这一创新成果写进了教科书;学生史薪钰,在平山县葫芦峪从事坡面结构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取得了当年治理、当年坡面稳定的效果,史薪钰的研究成果已在全省推广。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的李家韩岗,曾是一片乱石堆积、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1999年,村民高胜福为了响应县里“四荒”治理开发的热潮,与人合伙承包了这里的3500亩荒山。”走投无路的高胜福几经联系,找到了当时正在太行山开荒的李保国。不久,李保国搬进了狐子沟,与村民们一道打响了开荒战。经过深入采样、组织专家实测土壤截面,李保国提出了“挖沟修库”的新办法,并决定在这里种植最省水、易管理的核桃。李保国带领村民们挖好了种植沟,又在山沟取土修建了可容纳20万立方米水的人工水库,并用挖出的砂石修建了4个拦水大坝,用以截留雨水,为核桃树的生长提供保障。在李保国的指导之下,这里实现了1年栽树、2年结果、5年丰产,盛果期的核桃亩产达到了230公斤以上,每亩效益超过8000元。薄皮核桃远近闻名。

  4月9日,李保国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石家庄主持了河北省山区苹果、核桃、特色杂果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3个项目的验收会。

  李保国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境界,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和时代风采,我们要像他那样,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李保国同志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用自己的奉献与成果,诠释了知识分子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根本道路,闯出了科技创新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成功模式,我们要像他那样,积极投身决胜“十三五”、打赢翻身仗的主战场,瞄准改革发展中的瓶颈、生产建设中的难题、人民群众的需求,立足岗位创新创业创优,担当起推动河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任。李保国同志是脱贫攻坚的榜样,他用科技改变贫困山区面貌,用知识改变贫困群众命运,我们要像他那样,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扛在肩上、抓住手上,谋富民之策、行惠民之举,不让一名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李保国同志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一个心眼为百姓,我们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群众早日过上全面小康生活。

  李保国同志是扎根山区、脱贫攻坚的杰出楷模,是情系百姓、科技扶贫的先进典型,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代表,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面镜子。李保国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是全省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李保国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靠信念支撑才有持久的动力,有信念的生活才充实、精彩。当前河北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千千万万个李保国式的优秀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我们要把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学习他的宝贵品格,弘扬他的可贵精神,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人民群众口碑是最大的奖杯,胜过任何荣誉和奖励。李保国教授收获的就是山区人民群众口碑,他的名字也被深深的刻在了人们心中,万古不息,代代相传!

  范文2

  30年,他扎根太行山区,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为致富专家。30年,他攻坚克难,用科技的力量让穷沟变富,让荒山变绿。

  他把家搬到了大山里。为拿下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矢志不渝,久久为功。他以山一样的坚韧,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只为富百姓,被乡亲们誉为“太行山上新愚公”。

  村民走到哪里,果树种到哪里,李保国就把致富课堂摆在哪里。他为村民送来用得上、真管用的技术,让科学技术真正成为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财神”。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的李家韩岗,曾是一片乱石堆积、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1999年,村民高胜福为了响应县里“四荒”治理开发的热潮,与人合伙承包了这里的3500亩荒山。“当时满脑子的热情,却没想到会难到这种地步!”承包后准备大干一场的高胜福此时却发了愁。李家韩岗又名狐子沟,一无土二无水,“别说种树,种草都难。”

  走投无路的高胜福几经联系,找到了当时正在太行山开荒的李保国。不久,李保国搬进了狐子沟,与村民们一道打响了开荒战。此前,村民们在这里尝试了运水、调土等多种办法,但结果却一次次令人失望。经过深入采样、组织专家实测土壤截面,李保国提出了“挖沟修库”的新办法,并决定在这里种植最省水、易管理的核桃。

  李保国带领村民们挖好了种植沟,又在山沟取土修建了可容纳20万立方米水的人工水库,并用挖出的砂石修建了4个拦水大坝,用以截留雨水,为核桃树的生长提供保障。

  狐子沟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在李保国的指导之下,这里实现了1年栽树、2年结果、5年丰产,盛果期的核桃亩产达到了230公斤以上,每亩效益超过8000元。如今,昔日的荒岭成了“绿岭”,“绿岭”牌薄皮核桃远近闻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李保国就把实验室从校园搬到了太行山,立志于山区林业技术开发与推广,让乡亲们脱贫致富。

  为了获取绿化荒山的第一手数据材料,李保国详细记录了每一道沟谷的坡度、土质特征和植被情况。走村串户,上山爬坡,他跑遍了邢台市每个山区县,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李老师”。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李老师不仅是‘科技财神’,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把他当亲人。”

  杨双牛笑称李保国为“杠头班长”,因为他那股子“犟劲儿”。李保国则说,干事创业没有劲头能成?要转变农民群众的观念,没有“杠头”劲,农业技术就很难传授和生根。“在创业初期,李保国自己垫上几万元的科研经费,在村里成功推行苹果套袋技术,还手把手教会我们使用。”说起李保国几十年来对乡亲们的情意,杨双牛眼眶湿润。

南仁东事迹简介

南仁东于1945年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6岁上学,先后就读于辽源中兴小学校、辽源四中、辽源五中,因学习成绩异常突出,屡获学校表彰。

1963年,南仁东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优异成绩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称号,并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1963年9月-1968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真空及超高频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1978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王绶管),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4年始,南仁东使用国际甚长基线网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系统观测研究。在这一领域的早期发展阶段,主持完成欧洲及全球网十余次观测。首次在国际上应用VLBI"快照"模式,取得丰富的天体物理成果;VLBI混合成图,达到国际最高动态范围水平。建立中国相关后图像处理中心,使80年代中国进行VLBI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1993年,在日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1994年7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概念提出。

1994年始,南仁东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望远镜作为国际SKA的单元,开始启动贵州选址工作。为了给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选址,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先后对比了1000多个洼地,时间长达12年。

1995年11月,"大射电望远镜"中国推进委员会成立,由南仁东任主任。

2006年,南仁东,任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主席,为中国天文学界第一次在此层面任职,在国际射电天文界得到同行的认可与尊重。

2012年,FAST973项目正式启动,作为资深咨询专家,南仁东指导FAST973项目"射电波段的前沿天体物理课题及FAST早期科学研究"的立项及组织实施;确立了FAST实现世界首个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的原创科学策略;提出调试阶段全波段监测蟹状星云脉冲星的优先观测计划;建议了用于望远镜调整期及早期试观测的单波束和多波束接收机,前者已投入试观测。

2014年,"天眼"反射面单元即将吊装,南仁东亲自进行"小飞人"载人试验。

2016年9月,"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前,南仁东已罹患肺癌,并在手术中伤及声带。患病后依然带病坚持工作,尽管身体不适合舟车劳顿,仍从北京飞赴贵州,亲眼见证了自己耗费22年心血的大科学工程落成。

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并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因肺癌突然恶化,抢救无效逝世。

截至2017年9月,南仁东已发表科技论文222篇,专著7部,技术报告6本,专利36项;论文被SCI收录56篇、被EI收录65篇,SCI和EI引用近900次。此外,还多次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相关工作。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南仁东,1994年始,主持国际大射电望远镜计划的中国推进工作。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望远镜作为国际一平方公里阵(SKA)的单元,启动贵州选址。在14年艰苦创业过程中,主编FAST科学目标,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模型试验。提出的索网支撑反射面设想最终发展为FAST主动反射面设计方案;组织攻关,发明了500MPa耐疲劳拉索,突破了高效握拔力锚固技术、大跨度索网安装和精度控制等难题;提出通过"水环"和运动配重扩大焦舱的运动空间同时增加系统阻尼的设计;高强度参与FAST接收机国际联合设计;提出的多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议被地学领域同行采纳。

1999-2001年,任中科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FAST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2005年,主持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FAST关键技术优化研究";2004-2008年,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FAST的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2005-2007年,主持院长办公会议批复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FAST前期研究》。

2005年起,主持完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主编科学目标,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模型试验。2007年7月FAST作为"十一五"重大科学装置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FAST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中科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FAST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2011年开工令下达,先后150多家国内企业相继投入FAST建设。2016年9月25日,FAST工程正式竣工,习近平主席在工程竣工之日发来贺信,刘延东副总理亲临现场视察并致辞。

FAST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以南仁东为首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三项自主创新: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望远镜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克服诸多施工建设困难、突破一系列技术难题,按工期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并产生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其中,FAST创新的索网技术成果获2015年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6年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全新的设计思路,加之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FAST突破了望远镜的百米工程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世界设备的领先地位。FAST的落成启用,对中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射电天文学基础研究

南仁东,1978年研究生学习期间,独立提出利用射电强源Cyg A校准密云米波综合孔径望远镜的方法,成功应用于观测。完成了电离层改正模型及望远镜阵列的成像。

1984年开始使用国际甚长基线网(VLBI)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系统观测研究。主持完成欧洲和全球网十余次观测。首次在国际上应用VLBI"快照"模式,取得了丰富天体物理成果;纠正了类星体3C119 的前期观测结论,证认了多个类星体及射电星系的中央发动机;得到CSS样本中所有双源皆为射电星系的结论,提出用星系相互作用或合并来解释样本形态,排除视超光速现象主导的可能性;类星体3C119的VLBI混合成图,达到当时国际最高动态范围水平。提出了一套针对残缺UV覆盖的处理方法,为欧洲和日本研究人员广泛采用。建立北京天文台VLBI相关后图像处理中心,使在80年代国内进行VLBI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创新VLBI偏振观测技术方法。所提出的3C119偏振课题在美国甚长基线阵(VLBA)开光后立即被接受,获得该源毫角秒空间尺度的偏振和磁场精细结构,揭示了浓密介质限制喷流形成大尺度的机制。VLBI领域多年的突出成果得到同行赞誉,担任日美空间计划VSOP在轨检测IOC组长。

FAST项目开始到2017年,一直任首席科学家,通过国内外同行间的合作,与时俱进地提出并完善科学目标。主持编写了FAST立项建议书,确定了中性氢、脉冲星、分子谱线、VLBI和地外智慧文明搜寻等5大科学内容。FAST具有高灵敏度和大天区覆盖,有利于发现更多罕见品种的脉冲星。中性氢与脉冲星巡视被国际天文界评审为FAST两个最高优先级科学目标。

2012年,FAST 973项目正式启动,作为资深咨询专家,指导FAST 973项目的立项及组织实施。确立了FAST实现世界首个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的原创科学策略。提出调试阶段全波段监测蟹状星云脉冲星的优先观测计划。建议了用于望远镜调整期及早期试观测的单波束和多波束接收机,前者已投入试观测。

国家重大需求方面

南仁东,参加探月工程早期科学数据下行和VLBI精密测轨方案论证。首次确认了密云50米天线接收下传数据的可行性。参与USB测控网与中国VLBI网结合进行卫星精密定轨的方案论证。在50米天线前期设计阶段,提出主反射面背架隔离的"金字塔"形结构方案建议,被天线设计单位采纳。主持了上海天马65米天线立项评审,提出65米应以天体测量与深空探测为主要任务,参加了其建设期间的国内外专家评审,并主持了其设备验收。

对无源雷达"维拉"技术原理做出精准推测,包括其利用同源信号到达不同接收站的多路径延迟差测距的工作原理、单个接收站的性能指标和雷达布站,并提出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FAST作为战略性设备来建立电子情报系统。

推进启动脉冲星自主导航研究。2005年接受国防科工委领导关于调研"xNAV脉冲星自主导航的技术"国际发展的任务。完成并提交"脉冲星在空间飞行器定位中的应用"报告。担任院重要方向性项目"脉冲星观测研究及其计时和导航应用"专家组组长,提出FAST脉冲星计时阵的应用目标。

折叠教育教学

1996年,南仁东任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期间,首次召集全国高等教育天文选修课研讨会,论文集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发表,向国家教委提交《关于加强高校天文选修课的倡议书》,这一举措对后来的高校天文学教育产生影响。此外,还自编教材《射电天文》。为中国培养了陈学雷 、张晓宇 、李辉 、袁维盛 、张海燕、甘恒谦等一批天文工作人才。

同时,南仁东还热心科普事业,完成CCTV的5小时美国宇航局NASA火星着陆直播;通过百家讲坛《寻找地外生命》,用科学思想影响公众与媒体对太空生命和地外文明的认识。在SETI报告中定义了生命的三个识别标准,并提出星际旅行的三项物理法则限制。

钟扬事迹简介

" 你是一粒种子,突然消失,以回归大地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你是一粒种子,从不畏惧死亡,在探索发现的路上,总有人会延续你的生命…… " 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两个多月,但是复旦大学教授钟扬仍然以各种方式活在他的同事、同行、学生的心中。

  今年 9 月 25 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而此前他已订好 9 月 28 日去拉萨的机票,因为他要赶去和西藏大学的同事商讨一流学科建设。五十三载人生虽然短暂,钟扬却花了 16 年常年奔赴野外盘点青藏高原植物种质资源,为人类 " 种子方舟 " 收集了 4000 万颗种子,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并带领西藏大学的生态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他用 10 年在上海种下一片红树林,为后人留下美丽景观和生态屏障;他用心血培育一大批优秀学子,其中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已遍布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

  他的同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说:" 钟扬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是一个追梦者。"

  曾与他短暂共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说:" 钟扬是一个特别纯洁和高尚的人,没有私心杂念,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始终坚守他的初心。"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同事说:" 过去我们加班再晚,离开办公室时,都能看到钟老师办公室的灯亮着。现在,他办公室的灯不再亮了,但是,他点亮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灯,让我们每个人思考人生的价值。"

  

▲钟扬和学生探讨植物学的知识。(复旦大学供图)

  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家

  " 人不是因为伟大才善梦,而是因为善梦才伟大。" ——钟扬

  他曾经梦想盘清青藏高原植物种质资源的家底,为人类留下宝贵财富;他曾经梦想上海的海滩能有大片大片繁盛的红树林;他曾经梦想,为西藏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弥合东西部巨大的人才鸿沟……这些梦想正由他逐一实现。

  他的下一个梦想是,为西藏墨脱地区引种小粒咖啡。这是他为当地找到的合适种植的经济作物,今年 10 月份本该去看第一批幼苗的发芽情况。他还为西藏的生态战略保护工作制订了详细规划,只可惜,他却无法亲手将这美好蓝图化为现实了。

  " 钟老师不仅是一个善梦者,更是一个追梦者、践行者。" 和他共事 18 年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浩明说,钟扬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做别人没有想过的事情。

  他曾经因为在竹子中提取到疑似能抗抑郁的成分而联想到,大熊猫喜食箭竹是否也因其中含有这一成分?当大熊猫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后,他马上组织大家讨论,经过 100 多个日夜,终于发现大熊猫神经代谢通路中,多巴胺代谢相关基因有了改变,从而证实竹子含有抗抑郁成分。

  "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随着钟扬的事迹广为传颂,这句话也广为人知。其实,早在 10 多年前,钟扬就敏锐地察觉,种质资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整个人类的未来,他将种质资源作为科研主攻方向之一,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

  2001 年,复旦大学征集选派援藏干部,钟扬第一个报名。他认为西藏是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要研究种质资源,必须去西藏。但后来复旦大学对口支援地区改为甘肃,钟扬就自己联系西藏大学自费援藏,这一去就是 10 多年。

  他的学生耿宇鹏回忆:" 一次外出采样,钟老师说去阿里。我们都提出质疑,别人都不去阿里,那里海拔太高、生活条件太苦,而且物种较少,辛苦一天只能采几个样。钟老师却说,正是因为别人不愿去,我们必须去 !" 钟扬深知,西藏每一个特有物种,对国家而言都是无价之宝。

  十多年来,他和团队已从采集的高原香柏中提取出抗癌成分;他们在雪域高原追踪数年,最终寻获 " 植物界小白鼠 " ——拟南芥;他带领学生花了整整三年,将全世界仅存的 3 万多棵西藏巨柏全部登记在册,并为珍稀巨柏筑起保护屏障……

  2003 年,他帮助西藏大学理学院成功申报西藏大学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还帮助西藏大学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培养了藏族第一个植物学博士,带出了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领域的多项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

  2015 年 5 月 2 日,他因为脑溢血,被紧急送入长海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昏迷两天经抢救苏醒后,他关心的第一件事是询问前来看望他的同事卢宝荣:" 原本我要上的课是否安排妥当?" 他牵挂的第二件事,就是嘱咐家人记录下他对援藏工作的思考,因为担心自己没有机会再次进藏。5 月 6 日,病情稍缓,他立刻在病床上给党组织写信,其中饱含着他对援藏工作真知灼见和宝贵建议。

  他在信中提到,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要建设一个长效机制来筑建生态安全屏障,关键是人才队伍。他建议开展 " 天路计划 ",专门从事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他说:"14 年的援藏生涯对我而言,既有跋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的艰辛,也有人才育成,一举实现零的突破的欢欣,既有组织上给予的责任和荣誉为伴,也有窦性心律过缓和高血压等疾病相随。就我个人而言,我将矢志不渝地把余生献给西藏建设事业…… "

  遵照医嘱,他不能再去西藏当 " 拼命三郎 " 了,但是他还是 " 忍不住 ",5 月 28 日再次飞往拉萨。随后,重又恢复了上海拉萨两地跑的工作节奏。

▲钟扬在野外对珍稀植物物种进行考察。

  点亮学生人生的好教师

  " 我有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 ——钟扬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出身的钟扬,学的是无线电,但是后来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此后,他果真和植物、生态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2000 年,他已经是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官至副厅级 ",但是他毅然选择到复旦大学当一名普通教授。他的同事叶敬仲说:" 有报道都说钟扬放弃了局级干部岗位,后来为援藏又放弃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职务,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他心中只有科研和教学,根本没有名利的位置。"

  陈浩明也说,钟扬有着一个当老师的梦,他的初心就是当一位好老师。因为 " 他到复旦来时,正是高等教育的低谷期,当时教师待遇低,科研经费少,我们生态学科的许多老师都下海经商去了,但钟扬却来到了大学,他喜欢学生,喜欢讲台。"

  钟扬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听说有一位智者什么难题都能解答。于是,他要去挑战智者。孩子把一只蝴蝶用手掌轻轻合拢在掌心,然后问智者 " 蝴蝶是死是活 ",智者说:" 蝴蝶就是你想要的样子。" 钟扬说:" 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好的教育不是塑造孩子,而是给他们以支撑和帮助,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他曾将一名患 " 肌无力 " 的学生杨桢收入门下。因为杨桢在听过钟扬的讲座后,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钟扬说:" 我愿意招收你不为别的,而是因为你确实适合做科研。" 钟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杨桢莫大的鼓励,如今,他已成为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

  钟扬的研究生徐翌钦告诉记者:" 钟老师曾经说过,在我的课题组里,学生是上帝。" 确实,在钟扬实验室里,每个学生做的都是最适合自己的研究,他会花很多时间和每一个人交谈,发现他们的兴趣。" 钟老师总是协助我们完成工作,而不是我们帮他做课题。可以说,钟老师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实验室总有些学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但是,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就像收集种子一样,他总是用心培养,期待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

  钟扬曾经担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无论是院系评价机制改革还是研究生培养改革,面对压力,他对身边人说的从来都是:" 你们做的事只要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出了问题我来负责。"

  钟扬多次提到,56 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他要为每个民族至少培养一名博士。他的藏族学生边珍说:" 钟老师一直默默地守护着我们。以前遇到问题,我们就找他,他会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遇到科研问题,任何时候发邮件给他,第二天早晨起床总能收到回复。钟老师离开了,但是我读完博士,会回到我的家乡,像他一样,为我的家乡奉献。" 

▲钟扬团队采集香柏 微电影《播种未来》片段

  播撒希望种子的奉献者

  " 一名党员,要敢于成为先锋者,也要甘于成为奉献者。" ——钟扬

  今年 9 月 25 日,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他的大儿子在自己的 QQ 空间留下了一句话:" 父亲,你敢走啊,我还没长大呢 !" 小儿子给他永远不会再打开的微信留言:" 父亲,你知道你现在在哪里吗?" 他刚刚在 9 月 9 日陪两个孩子过完他们 15 岁的生日。按照他和妻子张晓艳曾经的约定,儿子一过 15 岁就由他来管了,只是他再也不能履行约定了。

  " 钟扬一年在家的时间最多也就 150 天,其余时间都在出差,西藏、上海两头跑,即使在上海,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办公室忙到深夜。" 张晓艳说:" 前年大病一场,他常对我说:再给我 10 年的时间,我就歇下来,不会这么忙了。但是,我们都知道他是停不下来的人。"

他去世后,同事帮他的家人一起整理遗物,发现他缺少很多常人常穿的衣物,没有羊毛衫,没有羽绒衫,牛仔裤是几十元一条的。名利于他从来不算什么,但是他捐助别人却从不犹豫。2015 年尼泊尔地震,影响到了西藏地区,有位学生家住震区,钟扬一次就捐了一万元。

  就在去世前不久,钟扬到西藏墨脱最偏远的背崩乡上钞希望小学,为那里 160 多名门巴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钟扬看到学校破败的情况,当即提出捐助 10 万元。但是校长拒绝了:" 比起钱,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您给他们带来科学的火种。" 钟扬毫不犹豫地承诺要定期来。但是,一向信守承诺的他这一次却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了。

  他在研究生院的同事都知道,钟扬如果在学校里,他的工作很有节奏:早上几个会场同时开会,他在不同的会场轮转;傍晚是他和学生交流的时间;晚上研究生院的同事都下班了,他要为孩子们录制科普故事;深夜,则是他回复邮件的时间。

  熟悉钟扬的人都知道,他的心中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所学所思带给更多的孩子。在科研教学之余,钟扬以巨大的热情投入科普事业。他参与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筹建,并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义务服务了 17 年。上海科技馆英文图文翻译和上海自然博物馆近 500 块中英文图文的编写工作也都由他承担。他的实验室一直对中小学生开放。钟扬说:"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要从小培养,现在让他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能多出几个科学家。"